摩洛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曹操曾经痴迷来自埃及的折叠椅聊聊中非建 [复制链接]

1#
白颠治疗 http://m.39.net/pf/a_11047730.html

亚非大陆相距几万公里,但是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中国和非洲大陆的交往从未中断,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且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这样的交往愈发频繁,在明朝达到了顶峰。

今天就来聊聊历史上那些年中国和非洲大陆交往的事儿。

晋朝:周穆王与示巴女王相会

西晋太康二年,几个盗墓贼在魏襄王的墓中发现了一本古书《竹书纪年》,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

其中在周朝的篇章里,记载了周穆王曾经乘坐着八匹骏马牵引的车,前往遥远的西方狩猎巡游,在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的故事。后来不少学者分析认为,昆仑山的西王母与《圣经》中记载的非洲的示巴女王应该是同一人。

汉朝:正式建交非洲

如果说周穆王与示巴女王的故事还无法得出定论,那么在我国古代的地理杰作《汉书·地理志》中已经出现了对非洲的明确记载,在其中记载了一个叫做“已程不国”的国家,它在公元前1世纪与汉朝建立了友好通航关系,汉朝的使者曾经到访过。

据学者考证,这个国家就是今天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地区,由此可知,中国与非洲早在汉代就已经建立了海上航线。

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东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通道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彻底打通了中国通往西方的路,据东汉的郭宪所著的《别国洞冥记》记载,在公元前年,古罗马帝国曾经利用丝绸之路向汉武帝赠送过“花蹄牛”,据考证,这种高六尺、蹄如莲花的牛应当产自非洲索马里一带。

西汉元始年间,王莽辅*,曾经命令*支王国的国王向大汉进贡犀牛,这个“*支王国”就是现在的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这是正史中出现的最早的中非交流记录。

公元前30年,古罗马帝国攻下埃及,接过丝绸之路、通过亚历山大港不断与汉朝进行海上贸易,英国学者亨利·玉尔的《古代中国见闻录》中就有相关记载:那时的埃及商人会从印度和中国进行采购,再通过海运将买到的货物在罗马贩卖;同时他们也会从罗马购买象牙、香料和犀牛角,再卖到中国;那时候他们在中国买的最多的货物就是丝绸,非洲人对中国的印象就是遥远东方一个盛产优质丝绸的富饶国度。

公元前97年,东汉使者甘英受名将班超的派遣,带领特使出使罗马帝国,但是这支外交团踏上了非洲大陆,却最终没能走到罗马;但非洲国家兜勒得知此事,主动向东汉派遣了代表团,东汉朝廷还向兜勒使者授予了金印。

东汉末年,埃及的“胡床”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汉灵帝的寝殿中就放着“胡床”,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就是“胡床”的狂热爱好者,连行路打仗都必须带着。

唐朝:中非航线建立

晋朝结束三国鼎立的时代后,我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攻入中原,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的大混乱时代,中国与非洲的交往也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而渐渐消亡。

直到南北朝时期,国势稳定才逐渐恢复交往,也正是这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与非洲的往来开始从沿海深入内陆。公元6世纪开始,非洲与中国的关系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唐朝达到了顶峰。

唐朝以来,中国瓷器取代了丝绸,成为世界贸易的硬通货,最早在始建于公元4世纪的津巴布韦著名历史遗迹——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就出土了来自中国的陶瓷,现在非洲各地出土的文物中也都先后发现了来自中国的瓷器。据考证,公元六七世纪的非洲上流社会,都以收藏中国的精品瓷器为荣,在埃及的开罗古城的遗址中就出土了上万片中国陶瓷的碎片。

除了中非海上贸易的繁荣,唐朝中期还出现了中国旅行非洲第一人——杜环,他曾是唐朝的士兵,在唐朝对阿拉伯的怛逻斯战役中被俘虏,然而成为战俘的期间,他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反而跟着阿拉伯*团一起游历西亚和北非。公元年,杜环回到长安,将自己十余年来横渡亚非的经历编撰成了一本书,名为《经行记》。书中详细记载了亚非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成为后世研究那时非洲历史的重要依据。

同时,盛唐时的长安作为国际第一大都市,有色人种遍地走,部分人口贸易也在悄悄通过商路进行,据《新唐书》记载,公元年,位于当今非洲东海岸的三佛齐王国曾经向唐玄宗进攻了4名黑人奴隶。当时流行的“黑色人种”昆仑奴中,也有部分来自北非地区。

宋元:互通有无

宋朝建立之后,我国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中国沿海到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几乎都被中国商人占据,桑给巴尔岛就出土过大量宋朝货币。在*府的鼓励下,不少民间商贩也加入了海外贸易的阵容,我国与非洲国家进行象牙制品、非洲香料、中国陶瓷的贸易已经成为日常,原产于非洲的农作物如西瓜、芝麻等也传入我国,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到了元朝,更是奉行完全开放的对外贸易*策,鼓励中国商人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发达的交通更是吸引了众多阿拉伯旅行家来到中国,其中最知名的是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

他在自己的游记《伊本·白图泰游记》中记载了自己在广州、泉州、杭州等地游览的经历,在他的笔下,杭州是他见过的中国最大的城市,泉州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此外他还对当时元朝的工业水平、治安措施表达了高度的钦佩和赞扬。

明清

年夏天,郑和受朱棣命令七次南下西洋,其中最后四次都曾经到达非洲海岸。

郑和的船队为非洲东岸的国家带去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陶瓷、丝绸、茶叶等各种特产,同时郑和的船队也满载着非洲的物品归来,其中就包括非洲特产的长颈鹿和斑马,明朝大臣们没见过长颈鹿,认为这种动物就是传说中的麒麟。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非洲的交流,也帮助明朝与不少非洲国家建交。

在官方记载的郑和航线中,提及了十多个当今非洲地区,郑和的随行人员还编撰了行记《星槎胜览》,记录了自己跟着郑和在非洲的所见所甘,为后世研究中非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从朱祁镇即位之后,明朝开始颁布海禁*策,当西方国家开始自己的航海探险,踏足非洲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时,中非交流却逐渐中断。

到了清朝,闭关锁国*策加强,中非再无交流。而年鸦片战争后,不少流民被殖民者带去了非洲的刚果等地,此时非洲大陆已经全面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地,我国与非洲国家失去了正常建交的可能。

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启了中非交往的新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