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美梦 [复制链接]

1#

引言:

历史上的年到年被西方称为美好时代,这段时间刚刚结束了普法战争,一直将这份和平维持了四十三年,虽然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冲突,但无战争发生。在和平年代里,欧洲各国的百姓都得以安居乐业,纷纷发展自家经济,迎来了发展迅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段工业发展的*金时期,欧洲得以疯狂地扩张,内部发展科技和经济,外部扩展殖民地土地,将自己的国旗插在了各个落后国家,形成最开始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上升也催发了人类文明的进展,出现了莫奈、梵高一类的艺术家,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音乐家、作家等。

德国属于欧洲列国之一,不但发展了内部工业水平,同时他也很想成为殖民帝国,所以不断在外与欧洲其他国家争夺殖民地。这场成为殖民帝国的美梦由两次柏林会议开启,接下来就将围绕这两次会议,谈谈德国的帝国美梦。

一.推动德国改善国境的背景

年德意志帝国正式诞生,国歌延续了普鲁士的国歌,歌词中有三句话,都在赞誉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纷纷为他高呼万岁。

在百姓眼中,这位国王在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多方面的*事胜利,吞并了其他德意志的邦国,成就了今天的德意志帝国。

其实当时的国情并不容乐观,虽然普鲁士国民都在高呼皇帝万岁,但南德意志地区的人民对于他的登基并没有多高兴的反应。一是因为他的尊号仍是普鲁士国王,并没有变成德国国王。以及组成德意志的邦国和君主都被保留下来,他们能够保留自己的邮*、电报、交通甚至是*队的管理权。

在部分邦国还保留了自己的外交使馆,对外来说德国是统一了,但是各个邦国还是保留着很多并不统一的部分。国家缺乏聚集力,整个德意志帝国看上去犹如一盘散沙。

除了国内各个邦国之间并不交融的关系外,德意志帝国的国际处境也不太好,在短短几年内普鲁士吞并了欧洲的多个传统国家,成立了一个巨大的德国,他聚集了多个欧洲国家的实力,这让英国等欧洲列强都开始小心起来,加强了对德国的警惕。

因此当时不论是在内还是在外,德国的处境都十分艰难。对外他必须以帝国身份与欧洲的其他国家抢夺在外的殖民地。而后两次柏林会议的召开,也正是公开宣布了瓜分世界的开始,表现出德国想要成为大国的梦想。

二.第一次柏林会议,德国初现世界会议

年,俄国以东正教的名义向土耳其宣战,其实背地里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够打通航线,直通地中海通道。同时为了得到东正教信徒的认可,想要夺得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战争开始之后次年一月俄国就达到了目的,占领了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这里是东正教的发始地,迫使土耳其*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巴尔干半岛创建保加利亚公国,在条约成立后保加利亚将成为岛上的霸主,由于保加利亚与俄国有密切的关系,这等于是俄国的一部分。

这种做法自然让欧洲的列强无法坐视不管,于是促使了第一次柏林会议的诞生。

德国首相将欧洲列强的领导人邀请到德意志的首都柏林参加会议,想要一起协商出针对俄国这一举动的方案。表面上德国和这次的会议大体没有关系,所以能够以第三方的立场召开这场会议。其实他是想要借这次会议,让新称帝的德意志帝国被欧洲其他列国承认,同时可以缓和与欧洲列国之间的关系。

欧洲列对于德意志的这个国家还是表示怀疑,但列国对于德国举行这次会议,作为会议的主持方的做法还是认可的。

这次会议上签署的《柏林条约》无疑很多方面都是针对俄国的。条约确定了土耳其将部分地区割让给俄国,但是在巴尔干半岛这部分,之前入主的保加利亚面积被大量删减。俄国费劲心思想要在土耳其建立的大保加利亚的计划夭折,并且重新规划的面积也让俄国打通地中海的想法失败。

同时这场会议最大的赢家是奥匈帝国,他得到了波黑的治理权。这部分是俄国打通地中海扩张的关键部分,将波黑给奥匈帝国后俄国的航线打通计划泡汤,英法也对这个结果喜闻乐见。虽然德国全程就承担一个第三方的中立状态,但是德奥之间一直交好,对于奥匈帝国的偏心也被大家看在眼里,使得德国与俄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圣彼得堡将目光转向统一战线的法国。

这场会议代表着西方列强开始随心所欲地瓜分世界,虽然很多小国都得到了独立,但是他们的领土面积被缩减或重新划分,心中难免有不满。

三.第二次柏林会议,德国的世界出台初登场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各国瓜分了地中海区域后,以英法比葡为首的四国,开始看向非洲这块一直不太热门的土地。比利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变得活跃,这种异常让欧洲的列强起了疑心。当时法国人准备沿着刚果河流探入刚果盆地拓展自己的殖民地,英国人担心比利时也有这样的想法。在法国宣布和刚果部落领袖签署的协议后,英国决定将刚果地区加入和葡萄牙谈判的领地范围中。葡萄牙一直宣称自己拥有刚果河口的所有权,此前英国根本不将这项权利放在眼里,但是在法国公布了协议后,英国不得不宣布承认葡萄牙拥有刚果河口的所有权,同时宣布自己将共同管理刚果河。

欧洲列国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英国对于入海口的河流管控过于强大,英国原本就控制了尼日尔河和尼罗河两条大河,如果加上刚果河就是控制了非洲所有的主要河流,这让欧洲的其他国家都坐不住了,于是催生出来年的柏林西非会议。

这场会议不仅确定了德国的地位,也让德国踏出了海外殖民的第一步。会议对于之前英国宣布的《英葡协定》进行了弹劾,这次德国没有保持中立的位置,而是和法国站在了一起,缓和了德法之间的外交关系。

会议上,德国宰相俾斯麦发表了个人的*治言论,提到德意志帝国有必要拓展非洲的领土。但是其实以德国当时的力量,发展海外殖民地并不是明智之举,德国的海*力量弱小,也无法派兵长期驻守,难以保护遥远的殖民地的安全。

所以他表示德国的扩张行为,并非是为了得到更广大的殖民地,而是想要调动当地的经济,实现互利。当年十一月,十四个欧洲国家的代表来到了柏林,签订了《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将非洲的势力范围进行划分,而比利时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大部分的刚果盆地。其他国家也都进行了非洲势力范围的划分。而之前引发矛盾的刚果河也被定义为国际河流,各国都享有在此自由航行的权力。

至此德国正式踏出了殖民扩张的第一步,之后在俾斯麦的管理下,德国一边保留对非洲部分地区的殖民,一边联合法国对抗当时最强势的英国,小心谨慎地维持自己和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但是后来俾斯麦逝世,德国还是被殖民狂潮反噬,二十世纪之后又开始了新的血雨腥风。

总结:

在俾斯麦去世之后,他曾经预判过殖民主义将会带给德国的影响一一出现。之前俾斯麦就从英法两国看出,殖民地不一定能提高国家的经济,大部分的殖民地都是赔钱的生意,殖民地有了母国后,可以不断地索要资金和物资,对于国家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同时德国之前推出的商业殖民,最后也只占了德国总贸易的百分之一,这些钱就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同时殖民地扩张后,年德国开始了公海舰队扩张,德英关系越来越紧张。至此德国开始膨胀,放弃了法国开始在全球扩张殖民。的过两次访问摩洛哥,挑战了法国的底线,也让控制大西洋的英国备受威胁,虽然这两次外交都失败了,但是英法同盟开始展现对德国的不满,加上俄国在第一次柏林会议中对德国的不满,英法俄三国的协议初步形成。

两次柏林会议记录了德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见证了欧洲列强肆意瓜分世界的过程,并且有越发疯狂的趋势。德国在形势驱迫下也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但是同时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欧洲列强对于土地瓜分的野心越来越强烈,德国也受到了殖民帝国的负面影响,成为殖民地母国后,付出了非常多的代价。

最后列强将矛头对准了德国,维持了几十年的小心翼翼,最终还是迎来了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