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在哪里?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比如从百度我们可以得知:
昆仑山脉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公里,平均海拔-米。
但这条庞大的山脉就是《山海经》等古籍记载和传说中的万山之祖、西王母诸神所居的昆仑山吗?
确实很难说,因为这条以昆仑为名的山脉和另一条也带有昆仑之名的喀喇昆仑山脉实际上都是近现代地理学家命名的。
那么传说中的昆仑山究竟在哪里呢?
实际上这么一座先秦神话中华夏文明的圣山,母亲河*河的源头之山,到汉代竟然已经失去踪迹。
西汉时期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其使命之一,就是去寻找昆仑山和西王母。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填,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于是这座新疆于填(即于田)附近的南山就成为汉代起第一座有明确地理方位的昆仑山。
显然,汉代人判定昆仑山的主要依据就是*河之源。但随着后世人们对河源认识的不断深入,昆仑山的坐标也几经改变。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许多域外昆仑山的主张。
为了找到真正的昆仑山,我们将对界定昆仑山的标准和各家观点进行系统疏理。
一、判定昆仑山的地理标准
许多古籍从不同角度对昆仑山都有描述,因而各家在判定昆仑山时也往往有所偏重。
关于昆仑山最原始、但也是最全面的记载还是《山海经》,因此我们要将该书中描述昆仑山的地理特征,作为判定的统一的标准。
《山海经》中记载昆仑山地理特征最重要的有两处。
其一在《西次三经》中: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
这说明昆仑山是河水、赤水、洋水和黑水这四条不同流向的河流的源头。而其中的河水,一般认为就是*河。
其二在《大荒西经》中: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这里点明了昆仑山的地理位置。
“西海之南”指在西方某处大海的南边。
“流沙之滨”指紧邻着有流动沙丘的大沙漠。
“赤水之后,黑水之前”与第一条所述的四水之源是一致的。
“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这说明昆仑山可能是一座喷发中的火山。
此外还有两处较为简短的描述:
在《西次三经》中有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
这和第二条所述的““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是一致的,再次说明昆仑山本身就是或者毗邻一座有熔岩溢出的活火山。
在《海内西经》中则有
“流沙出锺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墟,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这和第二条中的“流沙之滨”是一致的,说明昆仑山就在流动沙丘的边缘。
这样我们总结出判定昆仑山的四个基本条件:
一、“四水之源”:河水、赤水、洋水、黑水四条大河的发源地。
二、“西海之南”:在西方大海的南面,
三、“流沙之滨”:在流动沙丘的边缘。
四、“炎火之山”:活火山。
除了这四个基本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昆仑山并不是一座孤山,而是整个西次三经山脉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昆仑山不仅要满足前面四个基本条件,而且其所在的山脉也要符合《西次三经》的描述,为判定昆仑山的增强条件,我们将在本文第四节再作阐述。
二、古今昆仑山的各家学说
按所认定的昆仑山的地理位置,以葱岭(帕米尔高原)为界,各家学说可以分为域内(传统中华文明控制和影响的区域)和域外两大类,现例举其中主要者如下:
·于田南山说
最早由汉武帝钦定的昆仑山,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今于田之南的昆仑山脉,但具体是哪一座山位置不详。海色清澄认为是阿什库勒火山群,该火山群位于于田之南,是中国境内少有的活火山,当初汉武帝定昆仑山很可能是考虑到了火山这一因素。
·巴颜喀拉山说
此山脉为*河事实上的正源,自清朝康熙年间始钦定为昆仑山,也是目前主要的昆仑山学说。
·冈底斯山说
为内陆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岭,主峰冈仁波齐峰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清代曾一度钦定为昆仑山。学者亚布著《山海经鉴》一书亦认为此山为古昆仑山。
·葱岭(即帕米尔高原)说
为一巨大山结,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古丝绸之路经过此山。清人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主张此说。
·泰山说
山东泰山为著名的五岳之首、历代帝王封禅之所。学者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主张此说。
·析城山说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主峰为圣王坪(海拔.5米)。华仁葵等人著《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一书主张此说。
·雪峰山说
湖南境内延伸最长的大山,古称梅岭。周行易在《论“西王母所居之昆仑山”即湖南雪峰山》一文主张此说。
·苍山说
苍山是云南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位于著名的大理洱海之滨。今人扶永发、彭永岸在《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和《地理学破解山海经》两本书中主张此说。
我国境内的活火山十分罕见,故一些研究者将昆仑山定位于比葱岭更西且拥有众多活火山和沙丘的非洲和中东地区。
·亚拉腊山说
坐落在土耳其的东北边界附近,是该国最高峰。传说中诺亚方舟在大洪水后最后停泊的地方就在亚拉腊山上,故为基督教圣山。民国学者苏雪林在《昆仑之谜》一文中主张此说。
·肯尼亚山说
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尼亚中部赤道线上,最高峰海拔米,为非洲第二高峰。宫玉海教授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主张此说。
·乞力马扎罗山说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亦临近东非大裂谷和赤道、为非洲最高的山脉,同时也是火山和雪山。网友逸空在《昆仑考》一文中主张此说。
·鲁文佐里山说
鲁文佐里山位于乌干达,临近赤道、为非洲第三高峰、又名“月亮山”,历史上曾被认为是尼罗河河源。网友东平不系舟在《石破天惊重见昆仑》一文中主张此说。
·维龙加火山群说
维龙加火山群是东非著名火山群,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乌干达三国接壤的东非裂谷带西支,由包括著名的尼亚贡戈火山在内的8座巨大的火山组成,亦为尼罗河河源之一。海色清澄曾经主张此说。
·吉萨金字塔说
三大金字塔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由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建造,最高的胡夫金字塔原高.4米,为古代世界最高建筑物。罗灵杰、刘光保分别在《跨越三千年的姻缘》和《发现夏朝》两本书中主张此说。
三、发现流沙中的昆仑山
使用昆仑山的统一地理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昆仑山的候选者都不能完全满足四个基本条件。
那么是否真的还有一处尚未被发现的昆仑山,不仅满足四水之源、西海之南、流沙之滨、炎火之山等四条基本条件,而且还能满足《西次三经》?
为了找到真正的昆仑山,我们还是要从流沙和火山这两个和昆仑山最显著的基本地形入手。
从分布地形图来看,这两种地形基本没有重合,不过在西非的撒哈拉沙漠中,还有几处零星的火山。
通过反复比对,海色清澄发现其中的阿哈加尔山脉Ahaggar(又称Hoggar)一带最符合昆仑山的记载。
阿哈加尔山脉Ahaggar位于阿尔及利亚南部,在地中海(西海)的南面,其东北,西南、东南均为撒哈拉沙漠(流沙)所包围,完全符合“西海之南,流沙之滨”。
该山脉山体庞大,面积为,平方公里,平均为海拔米,最高峰MountTahat海拔约3米。
虽然其绝对高度在非洲并不出众,但是除了西北方摩洛哥AtlasMountain(米)和东南方利比亚的EmiKoussi(米)之外,在整个西北非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区,如同海拔仅一千多米的泰山在华东一般,是可以“一览众山小“的最高峰。
该山地势险峻,有不少孤峰突起,如同天柱一般。这也符合我们对昆仑山的想象。
一般的地图往往会忽略阿哈加尔山脉作为火山的存在,因为它确实目前并没有活跃的火山口。。
但是这里有非常典型的火山活动地貌,这一部分的阿哈加尔山脉被称为Atakorvolcanicfield,占地约平方公里,拥有大量的火山熔岩地貌和个独立的火山口。据分析,该处火山活动从两千万年前一直持续进入全新世(Holocene)。尽管目前并没有喷发,但是局部热流异常,并依旧有火山烟气喷出。
在当地的土著图阿雷格族(Tuareg)的口头传说中,这座山被称为“FireMountains”(汉译可称之为“炎火之山”)。因此可以推测,历史上该部落曾经见证过火山的喷发。
阿哈加尔山脉已经满足了“西海之南”、“流河之滨”、“炎火之山”这三个基本条件,同时还满足了与《西次三经》相符的增强条件。剩下的只有“四水之源”这一条了。
这沙漠深处的大山,真的会是四条大河的发源地吗?
如今阿哈加尔山脉一带固然无永久的地表河流,但是研究显示,撒哈拉沙漠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3年的远古时期,其实是一片绿地。当时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湖泊众多,河流纵横、树木葱茏,非常适宜人类生活。这反映在当时的史前人类在这一地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岩画之中,上面有包括水牛、河马和犀牛在内的各种动物,甚至还有鳄鱼。
从大约公元前3年起,这一地区沙漠化日益严重,可以看到水牛、河马和犀牛形象开始从撒哈拉岩画里逐渐淡出,直到到公元前年时,再也找不到新的岩画了,这意味着撒哈拉的自然环境已经被改变了。
目前尚有许多季节性干河的存在,从这些干河的流向,可以判断当初应该有四条大河从阿哈加尔山脉发源,分别向西流(黑水)流向大西洋,向西南(为洋水)流向尼日尔河,向东南(为赤水)流向乍得河,向东(为河水)流向某个内陆盐泽(无达)。
据年的研究报告,已经有一条从阿哈加尔山脉到大西洋的巨型河流的遗迹(即相当于黑水)为卫星影像数据证实,该河流被称为TamanrassetRiver,至少在公元前3年时还存在。这也印证了黑水“西南入海”的记载。
理解了撒哈拉地区沙漠化这一过程,不仅发现了四水之源,也解开了另一个谜团,那就是为什么昆仑山这样的早期文明的圣山会出现在后人看来是“流沙之滨”环境这么艰苦的地方。
四、验证《西次三经》
《西次三经》文本相当长,本文不作详细展开,概括其三个要点:
1、该山脉从崇吾之山到翼望之山,前后共有二十三山,蔓延六千七百四十四里(约合今日公里)。整个山脉的走向里程如下图。
2、在通往昆仑山的路上有一处“不周山”亦为名山,该山得名于“有山不合”,因此可能是一处巨大的裂谷。
3、山脉的终点为西方之神“蓐收”所管辖的日落之处(一般理解应是大海),该处有传说中太阳落入的汤谷,有河水向西南流入。从昆仑山到最后的翼望之山约公里。
下面以阿哈加尔山脉为昆仑山,与《西次三经》对比验证。
首先、在相当于“不周之山”的位置,发现该处正好为两列同为西北向的大山脉形成的裂谷的最窄处,正印证了我们对不周山地貌的判断。
其次从阿哈加尔山脉往西,须再次经过沙漠,到达阿特拉斯山脉至地中海海岸之间被称为马格里布地区Maghrib,其含义就是“日落之地“。
这与《西次三经》中需要经过流沙到达西方之神蓐收之地一致。
阿特拉斯山脉是大陆尽头的极高的山脉,再往西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了。
此处有数条西向大河流入大西洋,其中摩洛哥最长的Draa河应为汤谷。
最后、阿哈加尔山脉西距大西洋最近处约-公里,而这正好就是《西次三经》中昆仑山相距极西处翼望之山的距离。
五、潜流之说的来源
古代定位昆仑山,主要是靠确定河水,即*河的源头,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河潜流之说。《史记》是这样记载的:
(于填)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
意思是说塔里木河东流,汇入罗布泊(即文中的盐泽),罗布泊为没有出口的内陆湖,因此汉人认为罗布泊的湖水在地下向南潜行,在积石山出地表成为了*河源头流向中原。
这个大胆的潜流之说,究竟是汉人凭空想象还是有所出处?
其实潜流的出处就在《西次三经》之中: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
那么我们找到的撒哈拉沙漠中的昆仑山,是否也被视为某个文明的母亲河之源,并且也有潜流呢?
古代非洲最重要的文明是古埃及,而尼罗河是其母亲河。
作为现代人,我们知道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个称青尼罗河,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另一个称白尼罗河,在布隆迪境内。
但古埃及人对此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说,古埃及最有学问的祭司告诉他,尼罗河的源头在与努比亚边界的象岛。有深泉水从象岛地下涌出,一边向北流向埃及,一边向南流向努比亚地区(今苏丹)。
这不就是潜流吗?
如果尼罗河的潜流确实存在,那么从地形分析,它来源应该是西方,即西非地区。而这一地区正是撒哈拉昆仑山阿哈加尔山脉的所在。
不难发现,古埃及人心中拥有潜流的“古尼罗河”和我国古人对*河的认识是多么的相似。
有意思的是,尽管希罗多德并不相信象岛潜流为尼罗河之源,他又向上流探索到今麦埃罗地区,但他最终也将尼罗河的源头定位在非洲西部,可见当时人们对尼罗河是从西往东再往北流的信念何等执着。
六、总结
作为《山海经》中的核心地标,昆仑山的地望问题一直是《山海经》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次提出:位于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中的阿哈加尔山脉Ahaggar为古昆仑山。它不仅为四水之源、炎火之山,处于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而且也满足《西次三经》对所在山脉的整体描述。
我们还探讨了与之密切相关*河潜流之说的由来,发现与古埃及文明关于尼罗河源头来自西非且为潜流的观点惊人的一致。
确定昆仑山在非洲的西部以及和古埃及文明的潜在联系,这为《山海经》的整体的破解打开了大门。
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猜到问题的答案: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正是这样一处四面环海之地。
海色清澄
年6月1日于海上九城
系列用全新的视角揭开华夏文明的源头和相关的地理、历史、文字和东迁之谜。本文为海色清澄作品,如需转发或引用文中观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