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摩洛哥,那里的足球很纯粹”,解说员徐阳的一句感叹,随着摩洛哥队在世界杯赛场上一路过关斩将、黑马狂奔,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到底摩洛哥的足球怎么纯粹了,又为什么能连斩欧洲强队、成为非洲之光呢?
什么样的足球能被称为纯粹呢?是巴西的桑巴足球那样,玩耍和表演为上呢?还是乌拉圭那样的,为了赢球可以不择手段,咬着、爬着也要向前一步呢?反正,应该不是曾经的日耳曼战车一样,讲究超高配合度和强硬的意志力。
徐阳会这么形容,是因为他在摩洛哥踢野球的时候,感觉摩洛哥的业余球员不仅技术非常高超,而且特别享受踢足球的过程,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很快乐的事情,对于输赢显得没那么在意。
很明显,这是一个比较主观和个人的体验,其实并不能解释摩洛哥队的高光表现,因为这支摩洛哥队的强大,可不只是靠本国良好的足球氛围、野球小子们支撑起来的,有很大的功劳要归功于拥有着双重国籍的归化球员,他们的水平要比本土球员更高。
当然,人家的归化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归化是重金请巴西老将,摩洛哥是归化移民到欧洲的摩洛哥裔后代,虽然很多人连阿拉伯语都不会说,但不影响他们放弃欧洲强队、选择为摩洛哥效力,而且荣誉感和信念感爆棚。想想板鸭,让大家喊一句西班牙万岁都有人不想搭理,欧洲红魔比利时,当着全世界人的面上演了一出内讧大戏,摩洛哥这个雇佣兵队伍的团结,他们是羡慕不来的。
说起来很吊诡,数量庞大的摩洛哥移民,当初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想尽了办法才跑到欧洲去的,现在的很多摩洛哥球员,他们的梦想也跟所有球员一样,修成文武艺、货与欧洲大豪门,如果能靠着脚下的本事彻底留在富裕的欧洲,那真真是极好的,要说起来这种心理是不是也可以用纯粹来形容呢?都是为了生活嘛。为什么他们不选择融入欧洲,而要穿摩洛哥的球衣呢?还有,这次不止是摩洛哥人海内外空前团结,连中东国家、非洲国家的球迷,也在一股脑儿地支持摩洛哥,让摩洛哥这个没什么人气的球队,在卡塔尔享受了一把主场待遇,摩洛哥到底何德何能?
摩洛哥这个北非小国对海外移民能有这么大的向心力,或许跟多民族环境下的文化心理有分不开你的关系。道理很简单,多元民族社会里,越是少数的、弱势的群体,就越要保持和强化自身的民族和文化特性,不倔强一把,很容易被别的群体给同化掉。另外历史上的摩洛哥人和欧洲有将近上千年的恩怨是非,这其实是一笔烂账,我也征服过他,他也欺负过我,但到了近代,摩洛哥人不巧是吃亏的那一个,哥们心里情绪很大啊。
种种因素让摩洛哥一下子成了全村的希望,在卡塔尔的人气不输阿根廷,跟拥有C罗的葡萄牙比赛,他们也能靠着庞大的球迷支持而拥有主场优势。
大家别觉得球迷在球场边喊一句、嘘两声,对场上的球员来说无关轻重,相反造成的影响是会非常巨大。支持摩洛哥的球迷不见得有多懂球,但他们团结、有激情,往往对手一拿球,就报以巨大的嘘声,那种上万人整齐发声的共振,就是敲在人心上的锤子,非常考验球员的心理素质和调节能力,你会不敢对对方球员做出过分的防守动作,你的灵感在强压之下难以迸现,球队情绪低迷,在对方暴露弱点的时候也支棱不起来。足球中的客场劣势,就是这么劣势出来的。
摩洛哥和法国的四强之战,注定是一场巅峰之战,摩洛哥虽然差了些底蕴,但世界杯的赛场,冷门、奇迹常常光顾,他们能不能掀翻强大的法国、让非洲再进一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