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列强瓜分下的非洲中国篇1 [复制链接]

1#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对祖国的强大一直都是抱有强烈的渴望。甚至于我们有时候不惜脑补,意淫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在非洲各种威武向上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心怀天下,需知忍,知德,知行其事。

前文中说过,我们看待世界各国的时候,请不要自动带入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人,这样就会有屁股,一旦有了屁股就是屁股决定了脑袋。看问题的方式一旦产生了偏差,那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许就和机会擦身而过。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在非洲挤走美、法、英,那么我们就一定要记住一点,就是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站在非洲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倒不是说我们要装圣母党,而是知非洲之所欲!也就是老祖宗说的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标题是列强瓜分下的非洲,所以我们也是列强之一(我们虽不是瓜分)。如果我们不懂得被列强欺压的痛苦,那么我们必定会遭遇曾经列强瓜分我们中国的最终结局。

亦如当年列强瓜分东亚,当时日德争夺山东,苏俄抢劫东北,法国进逼南部,英国霸占港口,美国强占贸易……但是结局呢?他们激起了中国人的反抗,最终在朝鲜战争的时候,这些列强被我们一顿暴打,当初争夺的一切还有任何意义吗?

假如当我们激起了一些国家的反抗,甚至是敌视的时候,所有的利益都不会稳固,早晚是会丢掉的。英美法永远不懂这个道理,吃过无数的亏,他们依然不会长记性。所以,毛主席的对非策略是正确的,邓公的策略是完美的……多去想想前辈们为什么要那么做。

中国在非洲经营并且开始参与列强之间的争夺赛,是起源于非洲独立浪潮期。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属和亲德国家当时变得风雨飘摇。比如比较著名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坦桑尼亚,一个是安哥拉,当时坦桑尼亚革命党推翻了前政权,在年(坦桑尼亚建国前)就和坦噶尼喀建交,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后,和桑给巴尔建交。以坦桑尼亚为代表的国家是中国挺进非洲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在和非洲国家建交后,当时的非洲属于屌丝国,甚至连国家都不算。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大部分的国家都属于部落联盟性质,还未脱离宗主国控制(大部分国家实质上至今都不是)。而中国返回联合国时,刚果(金)、刚果(布)、摩洛哥、赞比亚、多哥、贝宁、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加纳、安哥拉、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是当时中国返回联合国的提案国家和支持国家。所以,除刚果(布),摩洛哥,多哥,贝宁,津巴布韦,南非,乌干达等被宗主国捏的死死的国家之外,之后获得中国支持的主要国家就是,坦桑尼亚、尼日利亚(这两个国家至今对中国的好感度大致在80以上)然后就是赞比亚,肯尼亚。这四个国家是中国进军非洲的基地之一,也是最早和中国贸易并且一直保持友好的国家。

只是无奈当初国力弱小,我们的支持力度和美国和法国比,还是太弱了。中国在之后的岁月里,日子比较难过,所以赞比亚,肯尼亚两国之后的关系也渐淡的多了。

当时中国的想法很简单(可以见《中国外交纪实》一书的记载),就是非洲那边,我们实在没辙了,只保持非洲东岸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坦桑尼亚。另一个就是保持非洲人口最多的那个国家关系,这个国家就是尼日利亚。所以,当年我们是穷光蛋并且遭遇了美苏两国围堵的时候,那日子真心不好过。

当年我们和非洲的关系,除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外,其他国家更多的是国际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经贸来往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是祸兮福所倚,当年的穷,也给非洲各国留下了一个印象,就是中国是一个人畜无害,随时愿意出来给他们说两句话的国家。哪怕和他们的小国没有经贸往来,没有利益关系,中国也愿意仗义执言两句。所以这也为之后的非洲贸易打开了通道。

并且就因为这个原因,中国才能在新世纪之后因为人畜无害的形象获得非洲二十六个国家的支持,挤进非盟的核心,非洲开发银行。所以,我们获得的东西,永远要记住是如何来的,我们不是靠拳头!

后语:未完待续,欢迎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