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美师生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望道讲谈 [复制链接]

1#
<

校庆日来临之际,“望道讲谈——我与校长面对面”座谈会在象山校区举办。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与十余名来自各专业各领域的在校生、毕业校友济济一堂、同道交心,共话学校“十四五”发展,共叙艺术人生感悟,席间思想争鸣频现,良言金句迭出。

党委学工部部长竺照轩,党委研工部部长王一飞,著名导演、西湖国际纪录片评委陈玲珍及著名导演徐小明伉俪,创新设计学院教授姜珺参加座谈。

现将师生讲演内容刊登,听听国美师生说艺术。

师说

PART-1

竺照轩/党委学工部部长

大学的数年,是青年发展个性、开阔视野、涵养同理心的黄金时期。我们提倡大格局、大境界,我们希望经过大学的熏陶、濡染和浸润,可使青年脚下有闹市,心中有山水,对当下多一份耐心,对未来增一份信心,从而持续的向上生长。

PART-2

王一飞/党委研工部部长

关于传统专业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的两位博士生就金石学的承传、篆刻艺术在当下的发展、书画专业课程设置等课题提出建议,尤其是对学校书画藏品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应用于专业教学、如何借助多媒体设备对书画技法教学示范起到作用及其意义等问题提出见解,点明了传统艺术在当下教育发展中的活化问题。

PART-3

姜珺/创新设计学院教授

大学之道应该是所有门道的总和,绝不应该是某一门道。我一直认为兴趣驱动是最关键的因素,可以凭借它来进行大学教育院所制和学生社团项目制共构的教育体制。我会在课程中,把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都放到一起综合教授,目的是探索学生全面开放的可能性。当然我们也很注重学生自发组织的创造性,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去帮助他们完成创造力的实现。大学的教育应该是大量无限的小千世界总合形成的大千世界,而我们的授业,授的不是一个业,而是让每个人成为百业兴旺中独立的最小业态。

PART-4

陈玲珍、徐小明伉俪/著名导演、西湖国际纪录片评委

从教育体系上看,好的电影教育是一个纵横有机结合的整体,横向构建起一个广博的创作基础,而纵向则指示了创作者个性的无限上升空间,大学时光是学生吸收学识、获取经验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内学校的教育尽可能要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那些养分。

我从来不相信平地一声雷的奇迹,我相信我们看到一个好苗子,都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创作是一个严肃的过程,也是一个孤独的过程,每一个创作者都不要忘记个人经历中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过程,这是属于你的宝贵财富,也是艺术家们时常要回归审视的初心,不要远离我们原始的初心,不要成为轻易被击垮的人。

生说

PART-1

黄昕:“新闻设计”,一切报道都是表达。

浙江日报设计总监,浙江第一代融媒体工作者。

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动画系本科,年跨媒体专业艺术硕士毕业。

非常高兴能够在毕业多年后有机会与校长面对面交流,先向校长和老师们汇报一下我近几年的工作。毕业后,我先后担任浙江日报记者、主任记者、设计研发室主任、设计总监,主要负责浙江日报报纸设计、新媒体产品开发设计,承接全省重大主题报道新媒体渠道呈现工作。从无到有,在浙江日报搭建了目前国内排名前5(含央媒)的新闻设计团队,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获得国际新闻设计大赛(SND)银奖1次(该奖项与普利策新闻奖、国际摄影奖荷赛齐名,是新闻设计领域全球最权威奖项,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在新媒体领域获此奖项)。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政务设计大有可为。随着融媒体改革推进,各类政务相关的设计需求成爆发态势增长。目前我们计划给省委办公厅开发PPT模板,并自上而下把产品推广到全省。同时,我们也在深度参与,甚至主导以区县为单位的新媒体、内容精品化提升工作。AI智能设计时代即将到来。目前我们在做机器人自动化设计项目,把设计稿交给机器人,机器学习后按照生成的算法自动做图,同时后续自动分发,自动优化点击率。把优秀设计师的风格变成算法,做成产品,甚至可以完成长篇漫画的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结合以上趋势,希望学校可以考虑跨学科培养新闻设计、传播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

黄昕作品

PART-2

侯永璞:用设计师的思维创业,做中国文化味道的咖啡。

永璞咖啡品牌创始人,本轮企业估值七亿元人民币。

年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

大家好,我是永璞咖啡的创始人侯永璞,因为喜欢咖啡,毕业后从零开始学习咖啡,并在年创立自己的咖啡品牌。美院的文化基因让我可以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来思考品牌打造。从品牌成立之初,我们就希望把西方的舶来品咖啡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石狮子形象打造出了永璞自有IP石端正,并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与此同时,我们持续与国内文化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的咖啡生活方式。

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希望加强国潮设计。国潮是个热门话题,国内消费者对于国潮文化也越来越喜爱,中国文化有非常深的底蕴,中国文化设计与社会企业、产品如何更好地结合,将是未来极具潜力的方向。二是企业和高校课程科研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和了解商业项目,激发更多创作灵感,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多活力。

侯永璞作品

PART-3

奚天豪:如何将“人人都是艺术家”转变为“艺术家都是人人”。

级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策展专业研究生在读。

我认为,在抽象层面上,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会被转换为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是艺术的使命或者说责任。第二是教育。教育的使命是立人,不止是感受力教育。如果说教育是为了培育人、立人,去实现一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很难说艺术教育在其中只是负责了人感性、感受力部分的培育,尽管这应和了通常认知中艺术的特征表现。如果艺术教育只是意味着在感受力贫困的时代,使得人类自身有机会在感性、精神的领域进化出一种新的人性,这就好像成为了它所独有的任务——艺术具有超越性潜能。在我看来,试图直接在超越性的层面进行对话是一种异常艰难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我们对超越性的东西,甚至是对艺术的认识都只是基于一种想象,以至于在谈起艺术时,很多人说它就是想象力的一部分。如何在更具体的实践中去安置超越性的部分,是我想通过这次“望道讲谈”去了解的事情。这意味着找到艺术以及教育本身,以及属于它们的工作方法。第三点是工作方法。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找到超越的路径。作为一名学生,在求学与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在校期间的演练能够生发出一套怎么样的实践,进而在脱离学校这个教学道场的土壤之后,转换成为一个有效、具体的微型社会发生机制。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广大的教育观,能够被确实有效地应用于那些并非艺术创造的领域中,将“人人都是艺术家”转变为“艺术家都是人人”。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获得一种艺术教育所希望培育的感受力、专注力,将工具性的知识转变成为益于精神进步的知识,类似这样的事情也是必须在艺术与教育的视角下去思考的,它需要一种相应的学习观与教育观共同形成学院这个场域。

奚天豪作品

PART-4

祝新:幽深岁月与现实的对抗成为创作的养分

独立导演,电影《未来信》在香港亚洲创投(HAF)赢得了万众注艺大奖,并在之江新导演计划荣获年度优选提案和浙江省宣传部重点项目,作为唯一中国项目入围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合拍市场创投。

年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本科毕业,本科期间完成的处女作《漫游》,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

年,大二的暑假,我向父母借了两万块钱,慢慢捡起了故乡记忆里的童年碎片,完成了一部相对自由的长片电影《漫游》。这是一部面对真实世界及周边世界的创作,是一种自我的抒情,将私密的个人意识、地方叙事融入到影像作品中,是幽深岁月与现实的对抗。如今回想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不到20岁的学生团队,历经万难,最终把它送到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论坛单元,以及釜山国际电影新浪潮单元等三十多个世界电影节竞赛单元,与预算几乎是它几千倍的成熟电影同台。年的2月,站在柏林电影宫zoopalast的台上,周遭的红色帷幕和眼前密密麻麻的观众宛如梦境。与我共在台上的演员、主创全是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专业的电影工作者,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它会映入柏林、维也纳、摩洛哥甚至地球另一极的某个观者的眼中。台上的我略显拘谨地站定,随后说出一句:我做到了。而此前我心里却恰恰明白,我可以做到。

大二时期,源于对放映的信仰,我开始组织一些放映会,从日本新浪潮到欧洲古典传记,开放的校园时光和电影文化氛围激发了我创作的冲动。美院教给我的不只是创作工具,更是观察方法——我眼中无数个南山路梧桐叶遍布的夜晚,以及西湖周遭沉郁的一切,这些曾跨越我人生二十年的庸常,却成为我发想故事与场景的源头,是学院的方法让我重新审视生活。成长过程中的艺术教育充分体现对人的重视,也把我从狂想的梦土逐渐拉回了对周遭的人与物的关照之中。直到某一天,我在家里的窗台前,发现了这座城市正在经历的痛苦早已出现在我眼前。

《漫游》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白手起家的成功案例,我视它为生命中的奇迹,作为一个美院人,我并不期待奇迹再度降临,只想用笨拙的双手去触摸这条路上的每一块石头。

毕业的三年后,我的新片《未来信》将会在一年内开机,它的制作会是千万级别,并与行业里最成熟的演员和制作团队合作,它立足于杭州西湖边一个大家族的命运,并试图在东欧的格鲁吉亚建造一个与它遥相辉映的幻想世界,它将是一个从我家乡记忆出发,却又在类型和美学上都有全新视野的国际影片。这些工作是我在制作《漫游》时完全没有预料的挑战,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因为我在面对诚实的自己,面对真实的世界,幽深岁月与现实的对抗成为了我创作的养分。

祝新作品

PART-5

张朝然:如何使戏剧艺术离开舞台,进入民众的日常

级创新设计学院本科在读

在学业之余,我是美院象山剧社的一名社员,有幸通过一些作品,如《浮士德》《夏朋》和《青铜骑士》与大家相识。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在排戏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如何使戏剧艺术离开舞台,进入民众的日常,成为一种公共艺术的样态?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戏剧理解往往是走进剧院,用福柯的话来说,人们进入了一个异托邦,与许多其他的观众在其中体验几个小时的别样人生,然后剧终、幕落、鼓掌、回家。但在二十世纪西方环境戏剧、社区剧场等理论体系出现后,人们对戏剧的看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今天,在这里,我想要提倡的是一种更适用于校园戏剧的方式。

去年,我在青艺周上做过一个小小的实践,在一个学姐毕业设计的表演现场。在表演开始前,混迹在观众中的演员会拿出准备好的标签纸,在上面写上一些描述性定语,然后贴在观众们的身上。在表演结束之后,这些藏在人群中的演员们又会忽然从人群中站出来,高声念台词,开始各自的表演,去打破原先表演中的观演关系,使舞台一下子从眼前的一块空间拉到观众身边,成为观众日常的变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种直接发生在身边的表演方式,把观众的日常变成一种“非常”。

所谓日常的非常,必然是来自一种戏剧史或者文本史上经典。这里说的经典,并不是说我们要去膜拜经典,而是要寻着经典的路径,摆脱时代虚无主义的束缚,跳脱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局限。就像木心先生说的:“在自己身上克服时代”。而跳脱出时代之后,我们再辩证地寻找那些具有跨越时空、永恒普世价值的东西,在这种光辉之下,人才能成为最真实、最本质的那个人,这是戏剧的力量。

张朝然作品

PART-6

金恩楠:注重篆刻及金石学,增加教学实物体验

级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博士在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希望提高对金石学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